12月22日下午,中国智能卡网记者从由宁波市信息产业局、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共同组织的宁波市民卡B卡(便民商务卡)试发行说明会上获悉,首张带有金融应用功能的市民卡在宁波正式问世了。
宁波市民卡是由宁波市相关商业银行与市政府授权的市民卡服务中心合作发行的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V2.0)》标准的银行联名卡,具有信息存储、身份识别、电子凭证、信息查询、银行卡和电子钱包等基本功能。此次试发行的B卡具有金融支付功能及个性化服务功能,有贷记+电子钱包、借记+电子钱包、纯电子钱包三种功能组合的卡类供市民选择申领,其中,贷(借)记+电子钱包实行实名制,纯电子钱包可不记实名。市民生活范围内的诸多功能都被整合到同一张智能卡上,宁波市民拿着市民卡金融IC卡,不仅可以乘坐公交,而且能在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馆、电影院、洗衣店、书店等众多领域进行消费,同时也可用于银行结算等业务,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明州”的便民目标。说明会上,有三位特邀代表拿到了说明会上发放的市民卡,并现场体验了一把公交、购物等刷卡消费功能,短短几秒就完成了整个支付过程,非常的快捷方便。
据介绍,市民卡的充值也非常便利,通过银行柜台、24小时自助式银行、圈存设备等方式均可充值。同时,中国银联清算系统对资金的安全保障功能完全能让市民们放心地使用市民卡。目前,市民卡金融IC卡电子钱包的上限为1000元。其中非实名制电子钱包的账户余额970元,IC卡价值30元,IC卡可以在指定商户消费抵用。
据悉,宁波市还将进一步拓展市民卡的应用范围,加快发行市民卡A卡的步伐。A卡将在B卡基础上增加政府公共服务功能,能广泛使用于社保、民政、劳动、卫生、公积金、公安、工商、税务和教育等为民服务项目,实行实名制,一人一卡。此外,宁波市民卡工程项目属自主开发,并采用与国际接轨的非对称(RSA)、非接触密钥标准。这不仅是全国首创,而且为宁波市民卡走出宁波,刷遍全国乃至全世界奠定了技术基础。
专业人士认为,宁波市民卡工程遵循了利用信息技术为市民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的“数字宁波”建设宗旨,进一步提升了宁波的信息化水平和城市品位。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金融IC卡多应用唯一试点、作为国家金卡工程多功能多应用试点、全国信息化系统“倍增计划”项目,宁波市民卡工程还获得过国家金卡工程“金蚂蚁奖”等多个奖项,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还获得了国家金卡工程“最佳金融应用奖”。
宁波市民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代表、宁波各县(市)、区信息化主管部门代表、宁波市民卡服务中心、宁波各大商业银行、宁波银联、宁波银联商务等共100余人参加了在宁波南苑饭店举行的宁波市民卡B卡(便民商务卡)试发行说明会,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科技司也发来了专门贺电。
背景介绍:
宁波市市民卡工程项目推进重要历程:
2004年起进行项目筹备与各项论证。
2005年5月31日市政府47次市长常务会议通过宁波市市民卡规划,并决定成立了宁波市市民卡建设领导小组,余红艺任组长、苏利冕任副组长,同时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等原则组建市民卡投资运营公司。
2005年7月5日宁波市市民卡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市委常委、副市长余红艺任组长,副市长苏利冕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信息产业局),市信息产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
2006年3月18日宁波市民卡项目得到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同意列为非奥运城市金融IC卡EMV2000迁移试点城市。
2007年1月29日,市政府下发《宁波市市民卡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7年3月8日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宁波市民卡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市民卡服务中心)正式组建成立(公司由宁波数字电视有限公司、宁波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宁波教育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组建),宁波市市民卡多领域应用环境建设全面启动,对各系统平台进入建设和升级改造、对公交、出租等各行业和金融机具进行全面改造升级。
200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青岛会议决定,宁波市市民卡项目等属自主开发,并采用非对称(RSA)、非接触密钥标准,是全国第一个试点。
2008年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宁波市民卡项目成为全国城市金融IC卡多应用唯一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发布《宁波市民卡金融IC卡多应用》实施方案、技术方案、业务方案等三个纲要文件。
2008年4月14日根据国家金卡办[2008]04号文件《关于同意宁波市列为国家金卡工程试点城市的批复》,批准同意宁波市列为国家金卡工程试点城市。
2008年5月22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组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建设部、国家金卡办、中国银联等专家参与《宁波小额支付多应用市民卡符合性测试》专家论证会,会上顺利通过了宁波小额支付多应用市民卡符合性测试评审,属国内首创。